唐代“天府大道”现身市中心印证扬一益二

报修电话:400-666-1443 ,15311484933 (同微信)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唐代“天府大道”现身市中心印证扬一益二
新闻资讯
唐代“天府大道”现身市中心印证扬一益二
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7-12-26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315         返回列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分享到:

唐代“天府大道”现身市中心印证扬一益二 400-666-1443


成都考古又添新发现
 


在鼓楼北一街发掘现场,考古队员发现了唐代主干道
 


天井
 

今年7月至今,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对鼓楼北一街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,经过前期的发掘工作,现已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收获。昨日,市考古队现场发掘负责人易立介绍说,遗址从唐代延续至明代,上千年的时代变迁中,这里也从城外郊区变成了街巷里坊变成了郡王王府。遗址中,还有唐末名将高骈修筑罗城时扩建的主干道,连接着彼时的大东门和大西门。易立表示,此次发掘面积达5000平方米,对于探索成都古代的城市功能和社会生活面貌的变迁,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
连接大西门和大东门 相当于唐代的“天府大道”

在鼓楼北一街的一处工地上,记者昨日看到了这处发掘现场。尽管损毁严重,但是笔直的土道,造型罕见的一沟双渠,火烧痕迹明显的灶台、方形的天井,都保存着曾经热闹的生活景象,折射出唐代成都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。易立介绍说,“扬一益二”名不虚传,晚唐时期,成都人口增加,城区难以容纳。高骈为剑南西川节度使,筑成都三城之外城,外城如罗裙样环绕大城,故称罗城。其区域大体与今成都锦江以内范围相当,“罗城在城市规模和布局上奠定了现代成都城的基础。此次考古现场即位于古时的罗城。”

易立介绍说,本次发现的这条道路,就是连接大西门和大东门的一条主干道,“这条干道是从晚唐扩建罗城时期开始修建,在唐代修筑时有10余米宽,相当于唐代的‘天府大道’了。但到了宋元时期,由于人口继续增加,建筑房屋不断在道路上建起,大道就渐渐变窄了,只有3米左右的宽度。”

高骈筑罗城形成“二江抱城”促使成都水文化的蓬勃发展

高骈修筑罗城的同时,还改变了河道的流向,使成都正式形成“二江抱城”的格局,不但成都城四方皆被护城河环抱,而且促使了成都水文化的蓬勃发展。“高骈筑罗城之后,这一片区域就重新进行了一次规划。据我们勘探发现,这条河流应该是晚唐以前成都城区北面的护城河,有35米到40米宽。新修的城区将护城河也纳入其中,所以在护城河的基础上改建成了一条宽约两三米的一沟双渠,这是唐末城市改造时修建的排水主干渠,历经五代、北宋、南宋时期,几经改造、修补, 废弃于元代早期。”现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,这条沟渠的砖有一部分是旧砖利用,一部分是当时烧的。经过测量,这条排水沟与1996年在内姜街挖的干渠是互相垂直的。

为什么会修成双沟?易立说,从沟渠的宽度来看,应该是当时的一条主渠,但由于是暗沟,为了防止挡在上面的拱盖塌陷,所以中间砌上砖石隔开。也有可能是不同用途,一个是排污,一个是饮水。也有可能是一条渠不够用,又增加了一条。从发掘情况来看,靠南的渠废弃了一段时间,主要使用北面这条渠,有可能是有段时间南边的渠堵塞,没有淘清。

明代格局变化 规划为内江王府

唐宋时期热闹的里坊因元代的战乱渐渐废弃,在明代又迎来了新的繁华。考古现场发现了琉璃、龙纹的瓦当、滴水,还有价值不菲的青花瓷器,这些文物纷纷将主人的线索指向皇亲贵戚。果然,根据现场及文献材料,易立推测说,蜀王府外围的郡王府,明代时被规划为内江王府,“根据明代的成都地图,内江王府的位置就在蜀王府的东边,内姜街街名的来历也源于内江王府,只不过后来以讹传讹成了内姜街,我们由此确定了遗址是属于内江王府的一部分。”(记者 李雪艳 摄影 谢明刚